老男孩教育专注IT教育10余年,只培养IT技术精英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(渠道合作):400-609-2893

盘点6个应该掌握的Python内置函数!

老男孩IT教育

行业新闻

2023年9月13日 14:50

Python作为一种灵活而强大的编程语言,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学习、使用它。今天给大家介绍6个常见的Python内置函数,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它,以下是详细的内容:

  Python作为一种灵活而强大的编程语言,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学习、使用它。今天给大家介绍6个常见的Python内置函数,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它,以下是详细的内容:

Python培训

  1、len()函数

  len()命令是一种简单而不可或缺的机制,用于确定指定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元组或字符串)的大小(即组件的计数)。

  示例:

expression = "Python"
size = len(expression)
print(size)

  输出:

6

  2、sum()函数

  sum()命令提供了可迭代对象中所有组件的总和。使用这个命令可以避免编写循环来计算列表或元组的总和。

  示例:

digits = [1, 2, 3, 4, 5]
aggregate = sum(digits)
print(aggregate)

  输出:

15

  3、使用map()函数

  map()命令对可迭代对象(例如,列表、元组)中的所有组件实施特定函数,并生成一个迭代器。当需要使用特定函数操作集合中的每个组件时,这个命令非常有用。

  示例:

def square(y):
   return y * y
digits = [1, 2, 3, 4, 5]
squared_digits = map(square, digits)
print(list(squared_digits))

  输出:

[1, 4, 9, 16, 25]

  4、filter()

  filter() 命令根据预定条件从可迭代对象中分离组件。它接受两个参数:一个用于界定过滤条件的函数和用于过滤的可迭代对象。结果是一个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素的迭代器。

  示例:

def is_even(y):
   return y % 2 == 0
digits = [1, 2, 3, 4, 5]
even_digits = filter(is_even, digits)
print(list(even_digits))

  输出:

[2, 4]

  5、zip()

  zip()命令将两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组合在一起,生成一个元组的迭代器,其中每个可迭代对象的首个元素被混合在一起,然后每个可迭代对象的后续元素被匹配在一起,依此类推。当您需要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合并时,这个命令特别有用。

  示例:

identities = ['Alice', 'Bob', 'Charlie']
years = [25, 30, 35]
merged_data = zip(identities, years)
print(list(merged_data))

  输出:

[('Alice', 25), ('Bob', 30), ('Charlie', 35)]

  6、sorted()

  sorted()命令从指定的可迭代对象生成一个新的排序列表。默认情况下,它按升序排列组件。通过使用可选的“key”和“reverse”参数,可以调整排序方式。

  示例:

digits = [5, 2, 1, 4, 3]
sorted_digits = sorted(digits)
print(sorted_digits)

  输出:

[1, 2, 3, 4, 5]

  想要学习Python,却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Python培训机构,在这里推荐大家来老男孩教育。老男孩教育师资团队强大、从业经验丰富、课程体系完善,且拥有真实企业级实战项目,欢迎大家前来试听。

  推荐阅读:

  Python IDE都有哪些?哪款更适合初学者?

  Python语言中几种常见的加密算法详解!

  Python运算符及其优先级顺序总结

本文经授权发布,不代表老男孩教育立场。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